我的經驗是: 不會怎樣耶。 這幾天我分別在大學同學群組和高中同學群組裡, 貼出很多反共的文章或影片連結, 以及搜尋關鍵詞。 結果呢? 很少人回應。 在這樣的群組裡, 多數人都不想得罪任何人、 都不想選邊站。 但是因為我的主力鎖定共產黨 (也會稍微提及國民黨)、 強調 只要反共, 統獨都是朋友, 所以有少數同學也會站出來很委婉地支持我。
沒有一個舔共同學敢發聲。
資訊人權貴懂得提問題。 維護你的資訊人權, 特別需要學貴(哥)知疑。 資訊人, 這個年代的權貴, 會選擇 與網路為友, 或與網路為敵呢? 如果小王子、 史波克、 尤達、 或是納美人看到今天的資訊市場、 大學教育、 社會風氣、 ..., 他們會怎麼說呢? 這裡充滿了貴哥對臺灣社會所提出來的各種疑問。
我的經驗是: 不會怎樣耶。 這幾天我分別在大學同學群組和高中同學群組裡, 貼出很多反共的文章或影片連結, 以及搜尋關鍵詞。 結果呢? 很少人回應。 在這樣的群組裡, 多數人都不想得罪任何人、 都不想選邊站。 但是因為我的主力鎖定共產黨 (也會稍微提及國民黨)、 強調 只要反共, 統獨都是朋友, 所以有少數同學也會站出來很委婉地支持我。
沒有一個舔共同學敢發聲。
[1/30 大更新,幾乎整個重寫]
簡單先講結論: 到東南亞出遊, 千萬千萬特別小心防範陌生的中國人, 任何情況千萬不要把 手機 跟 護照 交給他、 不要搭他的 便車。 在任何陌生人的車上, 一定要隨時看 地圖, 確認是在正確的路上。
我在噗浪上面還有 line 的群組裡面經常看到出處不明的影片或一段文字。 如果我對這則訊息有興趣, 想要分享或是反駁之前, 會先執行以下的 "人肉演算法"。 (「施行步驟」 的意思, 跟寫程式無關啦)
這篇文章是寫給反共的台灣人看的, 包含主張獨立的 台聯黨 與 基進黨、 主張統一的 真正中華民國派 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 以及 反共的中間選民 - 也就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們。 這篇文章底下, 欠缺反共意識的留言不會被放行。
國眾兩黨全力掏空國家, 我的同溫層對兩黨的支持者越來越失去耐性。 我要勸告大家: 內心的憤怒無力, 這是一定會有的, 但是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國眾兩黨支持者全部看成是敵人, 而要採取另外一種更有建設性的態度。
昨天去買衣服時, 商家一直鼓吹我去下載 「台中通暨購物節 app」, 說他們家開的發票可以讓我得到五倍的抽獎資格。 原來根據 台中購物節活動辦法, 在 app 裡登錄發票, 消費金額每滿 500 元即可得到一組抽獎序號; 而在某些商家消費, 每滿167元或每滿100元即可得到一組抽獎序號。 聽起來超棒的, 是吧?
安全開機 (secure boot) 是什麼? 微軟的這篇簡概觀介很值得讀。 安全開機要確認的是 「作業系統載入之前, 只有獲得授權的程式碼可以執行」。 但是它說的是 誰的 授權? 微軟沒告訴你的是: 安全開機真實的目的是 叫使用者棄權、 讓微軟可以集權。 最近的資安事件也證實了: 「安全開機」 對於用戶的安全並沒有幫助, 只是助長了微軟的集權, 甚至因為權力過度集中而傷害了電腦生態系整體的安全。
黃國昌 vs 苗博雅, 你比較喜歡誰的直播?
其實啦, 我不夠關心政治, 喜歡閱讀勝過看影片,
喜歡看動物影片勝過看政治影片。
但正是因為如此, 更需要確認我花在政治影片上面的少少時間,
有很高的投資報酬率, 一定要耗費最少的注意力、 換取到最營養的知識。
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要評論這兩位政治網紅,
而是跟
「一個意見形成的背後」 那篇的取向有點類似,
想要把自己的好惡判讀直覺拆解分析一下, 變成一個比較通用的演算法,
幫助閱聽者 - 你 - 檢視政治影片網紅或文章作者的風格,
辨別出他餵養給你的到底是養份、 垃圾食品, 還是毒素。
媒體識讀的重點之一是分辨 fact vs opinion。
不過在正體中文的世界, 「事實」 vs 「觀點」
似乎比 「事實」 vs 「意見」 更常使用。
於是我畫了這張圖, 試圖分辨一些相關、 相近, 但不完全相同的觀念。
一篇文章的作者(或演講者、 YouTuber、 政治明星、 投顧老師、 心靈導師、 ... 以下省略) 在一篇文章裡表達了什麼樣的意見? 是否值得採信? 至少可以從三個點去分析: 客觀陳述、 觀點和意圖。
[6/26 再測試: 現在已經沒有衝突, 啟用 privacy badger 時, 一樣可以登入 line。]
五月底六月初開始, chrome 版的 line 沒有辦法登入。 即使帳號密碼明明完全正確, 它還是出現 "Unable to log in at this time. Please try again in a moment." 登入畫面右邊的 QR code 登入功能, 雖然我從來沒在用, 但是很明顯地也是同一時間開始, 一打開 line 擴充套件就出現錯誤訊息。 Chrome store 上面看到其他人也有相同問題。 原來是因為 privacy badger 把 line 用到的某些函式庫判定為侵犯隱私的程式碼。 停用 privacy badger, 就又可以登入 line 了。
蒐集了一些關於
sshd/xz 後門事件 的連結。
如何測試自己的系統有沒有中鏢?
strings `which xz` | grep '5\.6\.[01]'
如果沒有印出任何東西, 應該就是安全的。
Kali linux 教你 以身試火。
圖解後門事件時程與機制 (右圖出處)。
測試: 自己扮演壞人。
Bash 階段解說 之一 /
之二。
黑帽駭客 Jia Tan 奪權詳細編年史。
想讀更多? 大推 wired 的文章:
"The XZ Backdoor: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rstechnica 的文章:
"What we know about the xz Utils backdoor that almost infected the world"、
jfrog 的文章:
"XZ Backdoor Attack CVE-2024-3094: All You Need To Know"
這幾篇裡面各有許多連結。
(上述檢查指令出自 jfrog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