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oc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oc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我的野蠻工讀生

我的野蠻工讀生

我的野蠻工讀生專門幫我抄寫上課筆記。 雖然她的工讀費很高, 我還是決定要一輩子僱用她。 因為, 我沒有她的話大概會不行吧。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資訊領域的技職教育符合社會需求嗎? 「改從買方觀點思考」 比 「搶資源」 更重要

錢丟在垃圾桶裡面? 教育部長蔣偉寧與工具機公會座談, 工具機公會向部長反應: 學校的機械設備老舊、教材也與實際運作脫節。 敝校校長則認為 企業也應該為人才培育盡心力。 部長表示將透過協調, 要企業界將淘汰設備捐贈給科技大學或高職, 讓學生有較新的設備可用。 另外, 教育部在過去三年曾提出兩百億元成立 「技職教育再造方案」 (雖然最後 行政院並未核定; 兩百億縮水成三億)。 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指導委員會的委員之一交大校長吳研華更直言: 希望家長、社會能改變觀念,不要只看重文憑,要重視技術。

相對於前幾年的 「萬般皆下品, 唯有論文高」 現在教育部開始重視大學教育與業界人才需求的銜接, 的確令人振奮與期待。 不過我認為在投入大量的社會資源給大學之前, 大學 -- 特別是已經被證照所制約的技職院校 -- 需要先提升視野、 拿出勇氣調整方向。 以資訊領域來說, 應該 揚棄過去 「賣方觀點」 (出售最多商品) 的思考, 改從買方 (用最少資源滿足需求) 的觀點來訓練人才, 這才能真正嘉惠產業。 教育部及產業如果盲目地把資源投入錯誤的方向, 鼓勵大學按照目前的方式用錢, 那恐怕就像是把油加進航向錯誤的大船 -- 或艦隊 -- 一樣, 傷害大於幫助。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微軟更新中英文詞語的意義: 「棄權」 就是 「安全」

微軟對用戶說: 「小乖乖, 你的手如果沒有銬起來,
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自己哦! 這一切都是為了 *安全* 著想, 懂嗎? 微軟經常談論安全。 微軟在消費者心中所深植的安全概念很簡單: 「你不懂電腦。 不懂電腦的人, 常常會做傻事。 做傻事, 很不安全。 讓我幫你把手綁起來, 讓我替你行使各種基本的選擇權。 放棄自主選擇權, 你就會很安全。 因為我最懂, 我幫你做的選擇最安全。」

但事實是: 很多時候微軟真正關心的, 並不是用戶的安全, 而是別人的安全。 過去發生的許多事件一再地證明: 微軟語的真正意義其實是: 你的 「棄權」, 就是別人的 「安全」。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網路現象地圖

網路現象地圖 長期觀察網路現象之後, 幾個月前開始有一個念頭: 何不把一些重要網路現象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畫成一張圖? 右圖的製作過程請見 中文教學 bug report in English。 以下摘要說明自由軟體、 自由文化、 注意力經濟、 長尾現象、 政府透明化、 隱私流失、 ... 等等現象 (在圖中以節點表示) 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在圖中以連線表示)。 有些連線有待另文詳細說明。 這些現象彼此交互影響、 錯綜複雜, 很難按照區塊分章節段落; 有點雜亂無章請見諒。

「網路現象地圖」 就是我接下來幾個月 (幾年?) 最想演講的題目啦!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CIO 的職業道德被資訊教授出賣掉了, 僱主和 CEO 當然不懂你的心 (回應臺大資管曹承礎教授)

CEO、 CIO 、 和軟體大廠的三角戀情; CIO 大嘆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臺大 EMBA 執行長也是管理學院副院長的資管系曹承礎教授在 iThome 發表了一篇 有什麼關係?, 訴說 CIO 的委曲: "... CEO 和 CIO 多年來不住對唱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始終培養不出心心相印的默契。" 其實問題的癥結並不在於曹教授所說的 CIO 需要有三頭六臂, 也不在於兩者主從定位出問題。 問題的癥結在於: 許多 CIO 的職業道德被資訊教授們給出賣了; 他們服務的對象, 並不是付薪水給他的人, 所以當然得不到僱主和 CEO 的信任。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暗藏塑化劑的起雲劑 vs 暗藏 DRM 與專利地雷的 docx 檔案格式

起雲劑遭受 DEHP 污染 (PanSci 泛科學網站所整理的資料; 本文的參考重點) 在臺灣引起一陣恐慌; 政府也積極處理。 另一方面, 檔案格式遭受 專利地雷 DRM 污染, 卻沒有政府機構關心; 某些政府單位及教育單位甚至協助擴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