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運鵬 提案修著作權法 要讓著作權人可以聲請法院要求封鎖侵權 IP, 張廖萬堅、 江永昌、 陳素月、 吳秉叡、 陳曼麗、 趙正宇、 洪慈庸、 鐘孔炤、 羅致政、 李昆澤、 高潞·以用·巴魕剌、 李麗芬、 劉櫂豪、 何欣純、 姚文智、 王榮璋、 邱泰源、 蕭美琴、 蔡培慧等委員連署這個骯髒法案。 過去國民黨跟網路脫節; 現在民進黨沒學到教訓; 竟然連時代力量都跟著演出倒帶立法, 實在太令人失望了。 封網法案在全球有太多的骯髒歷史, 這些委員在提案或連署之前竟然完全不請助理先做功課? 貴哥只好很無奈地跳針重播幾年前那些寫給國民黨看的文章連結/搜尋關鍵詞/摘要, 請小格經常讀者原諒。 希望以後的立委在提案/連署前一定要讀一下這篇文章, 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別讓自己的大名跟這些骯髒法案連結在一起。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長官小孬孬? 公務員應學會自保
要解釋 "accountability" 這個英文字,
我那一長篇舊文 遠遠不及 「半澤直樹」 劇中大和田的半句話來得簡單扼要:
「上司的過錯部下扛。」 這就是東方人
欠缺 accountability 的絕佳寫照。
公務員, 你知道有法律保護你嗎? 別再愚忠了吧!
小孬孬長官想做一件事。 他找來部下, 暗示、 明示要部下去做。 部下知道此事違法或違背良心, 覺得渾身不對勁。 但他既不想去做這件違法或或違背良心的事, 又不敢違抗長官的指令。 如果是一般合法的命令, 單就 「分工」 來說, 長官把 responsibility 分給部下,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壞就壞在小孬孬長官還想把 accountability 也丟給部下, 也就是未來萬一出事, 大眾 「究責」 的時候, 他希望有部下替他承擔。 一個社會如果能夠明白分辨 accountability 跟 responsibility, 就會知道: 你可以把 responsibility 分出去; 但你不能把 accountability 分出去。 要求決策者扛起責任, 這就是 accountability。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白絲帶關懷協會會不會變成政府單位管制網路言論與思想的白手套/國防布?
[8/30 更新: 「WIN網路贏家單e窗口」 改名了。 新版本叫做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NCC 管制網路的企圖遭遇網友強大抗議,
於是轉個彎改找民間的非營利組織來承接管制網路的業務,
希望能夠合理化管制行為。 承接這項業務的非營利組織,
正面臨著重要的抉擇。 如果其理監事會不能夠發揮其智慧,
看清楚政府各單位掩蓋/扭曲/封鎖各種資訊的歷史,
如果不能夠明智拒絕被政府利用, 那麼... 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協會的初衷將因為這筆魔鬼交易而完全走樣。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企業管理、 量化績效」 思維經營教育, 美國 NCLB 法案孕育出老師集體作弊醜聞
美國在 2001 年布希執政時, 通過一個極爭議的教育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 (中文摘要, 美好版)。 為了爭取聯邦政府的教育經費補助, 各州政府必須針對 「閱讀」、 「寫作」、 「數學」 幾個面向制定標準測驗 (standardized tests)。 各地學生的測驗表現, 將決定學校的績效。 績效連年不理想的學校, 將被依序要求:
- (連續兩年) 公告週知以利學生轉學、
- (連續三年) 免費提供補救教學、
- (連續四年) 檢討課程或人事大換血或延長上課時間、
- (連續六年) 關校或由私人公司或州政府來接手經營。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學生遭教育部長霸凌; 立法委員表示: 學生要有禮貌
旺中欲買壹傳媒, 學生憂心言論遭壟斷,
組成
「反媒體巨獸聯盟」。 教育部發簡訊給三十七所大學的學務長,
[
1、
2、
3] 希望學務長能夠 「關心」 這些學生。
此事引發大眾質疑教育部白色恐怖。 許多大學教師甚至連署聲明:
捍衛學運學生之表達自由。
教育部長蔣偉寧
表示 善意遭到誤解, 很難過。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選宋楚瑜就是選蔡英文」? 製造社會二元對立, 聯合報違規計點一次
聯合報一篇未具名的社論 「選宋楚瑜就是選蔡英文」 惹惱了宋楚瑜, 決定提告; 然後聯合報表示: 盼尊重新聞自由。 媒體素養不是我最拿手的項目; 不過和智財洗腦文宣周旋多了, 也有一些心得。 最近所寫的幾篇文章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代理受氣包: 資訊產業和智財惡法/智財洗腦的一些案例
金錢或信譽, 何者更能為個人/企業/組織/大學帶來較大的影響力?
網路正在促成這兩種力量的消長;
但多數人看不見這個重要的變化。
而且 信譽 很難量化;
信譽的流失又經常是漸進式的, 不會有立即可見的明顯傷害。
於是當兩個單位單位之間發生 (涉及或不涉及金錢的)
各種形式交易的時候, 「信譽」 經常也就 沒有
被當做一個重要的成本來考量。 有時候交易的一方做一些傷害社會的事,
但卻可以叫另一方心甘情願地代為承受一大半
(甚至是所有的) 信譽損失。
「人肉盾牌方」 甚至不懂得把 (可能) 受損的信譽成本列入帳單,
作為跟 「使壞方」 談判的籌碼。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 「人肉盾牌方」 便成了 「使壞方」
的免費 「代理受氣包」。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資訊教授四種等級 「追隨強權」 的智慧: 微軟或 google? 產品或策略?
[這一帖所談的, 仍舊不是 「仁者安仁」 而是 「智者利仁」。]
網路是這個年代最強大的力量。 有時候它的力量甚至超越獨裁者跟金錢。 看看阿拉伯之春 (茉莉花革命) 和佔領華爾街就知道。 這麼說也不為過: 在這個年代, 順網路者昌, 逆網路者亡。
一位資訊教授如果有在注意資訊產業的動態, 至少一定會注意微軟、 蘋果、 google 這三家公司。 如果 「追隨強權」 算是一種智慧 (貴哥存疑; 不過這一帖姑且不挑戰這個常識) 那麼一位有智慧的資訊教授, 應該會自問: 哪一個強權與網路趨勢最緊密結合? 哪一個強權與網路趨勢最是背離? 從這個角度來看, 蘋果位居光譜的中間, 所以本文就不談論它。 這帖要問的是: 在網路時代, 如果一定要追隨一個強權, 那麼我們應該要追隨哪一個強權? 應該追隨這個強權的 產品 還是 策略?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靜宜大學外語教學中心加入各大學電算中心, 淪為智慧財產權洗腦幫兇
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舉辦, 靜宜大學外語教學中心承辦
智慧IN! 盜版OUT! 2011全國英文四格漫畫創意競賽。
可憐的臺灣, 又多了一個教育單位淪為美國利益團體的洗腦幫兇。
我很好奇: 教授們是否知道自己單位的聲譽被利益團體給消費了?
令人憂心的是: 靜宜並不是特例; 這可能是所有大學的普遍現象。
臺灣人需要佔領的, 也許不是金融中心, 而是死皮賴臉、 避不回應、
堅持就算賠盡學術聲譽也要替利益團體鞠躬盡瘁的各地卓越大學 --
包含敝校朝陽科大以及其他很多採用片面、 扭曲智財文宣對學生洗腦的大學。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CIO 的職業道德被資訊教授出賣掉了, 僱主和 CEO 當然不懂你的心 (回應臺大資管曹承礎教授)
臺大 EMBA 執行長也是管理學院副院長的資管系曹承礎教授在 iThome
發表了一篇
有什麼關係?, 訴說 CIO 的委曲: "... CEO 和 CIO
多年來不住對唱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始終培養不出心心相印的默契。"
其實問題的癥結並不在於曹教授所說的 CIO 需要有三頭六臂, 也不在於兩者主從定位出問題。
問題的癥結在於: 許多 CIO 的職業道德被資訊教授們給出賣了;
他們服務的對象, 並不是付薪水給他的人,
所以當然得不到僱主和 CEO 的信任。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卒子市長郝龍斌和外星人征服藍星的邪惡陰謀棋局
哦, 不, 我不是說郝龍斌市長是 俗辣。
正好相反。 在這次 「google 消保」 「google 七日」 事件 (請搜尋)
當中, 郝市長真的很勇猛好嗎?
我指的是:
有勇無謀 勇敢對付跨國企業的郝市長,
恐怕是被邪惡的外星人給利用、 被當成一顆卒子了。
請讀者暫時丟棄您捍衛藍星或捍衛寶島的正義熱血, 請先試著跟我一起想像當一個邪惡的外星人。 假設你並不想展開大屠殺, 只想善用藍星人自己發明的新科技來控制藍星, 你會怎麼做? 以下為終極戰士 (predator) 和異形 (alien) 的內心話。
(本篇的重點是要給臺北市民、 臺灣的智慧手機用戶和被利用的政治人物提供建議; 另一篇 『Android Apps Market: Google 的 「阿基里斯腳踝」』 的重點則是要給 google 建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