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誰才是第二隻禿鷹?

在一個高知識水準的台派群組裡 [又] 看到一則沒有出處網址的貼文。 很容易就可以搜尋到可能的出處: 「第二隻禿鷹」。 請先把它讀完。

簡單講, 禿鷹似乎打算吃皮包骨的蘇丹小孩。 攝影師 Kevin Carter 拍下, 得到 1994 年普立茲獎。 網路霸凌他: 「為什麼不救小孩?」 指控他是因此事而獲利的第二隻禿鷹。 最後他自殺。

但是我好奇更原始的出處。 於是搜尋 "Kevin Carter second vulture"。 原來維基百科本來就有關於此事的 中文英文 文章。

又 (在烏克蘭的事實查核網站上面) 看到這篇文章 Manipulations around the photo "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 裡面引用 西班牙世界報的報導, 說十幾年後 (2011年) 有人回到蘇丹調查, 發現那張照片裡的是男孩, 不是女孩。 他活過飢荒, 但於 2007 年死於發燒。 另外, 這篇事實查核文也提到: 網路上大量轉傳的錯假訊息似乎都來自 "Hegumen Savatiy Sobko" 這個人。 (是 這位仁兄 嗎?)。

天下雜誌 這篇文章 補上很多細節, 有一些可以查到出處 (遺書、 "聯合國人員一再警告他們不可碰觸難民身體, 免得傳染疫病"、 ...); 有一些錯誤或查不到出處 ("看著小孩爬到救濟站"、 Carter 的女兒接受採訪、 Carter 小時候跟母親的對話、...)。

搜尋 「Kevin Carter second vulture」, 看到中共的大外宣 最讓我眼睛一亮的是這筆搜尋結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Global South must rely on itself to avoid repeat 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 中共的英文大外宣向全球南方國家喊話, 指責西方的協助不僅無效, 還附帶條件必須接受強加的價值觀。 「強加價值觀」 這個指控, 出自中共政權之口, 實在很可笑; 不過對於不思考的人來說, 卻可能也很有效。

現在再回頭看, 突然發現這些文章從同一個歷史事件出發, 但是在不同的地區衍生出不同的意見評論, 或是不明來源的細節, 卻又有一個共同的主旋律。 中共的大外宣拉攏全球南方以及台灣的fb頁面談到軍火販子和政客, 都是在暗示西方世界是 "袖手旁觀" 甚至 "從中獲利" 的第二隻禿鷹; 至於天下雜誌的文章突然冒出一句: 「黑人生來就習慣這種不平等的對待」, 盡管發生在南非, 卻更導引讀者聯想中共長期批評的美國種族問題。 三篇文章都喚起疑美論的熟悉感。

當然, 除了明顯的大外宣那篇之外, 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另兩篇直接或間接受到中共或俄共操作的影響。 也許正好就只是大家各自有感而發, 但是都正好對美國的國際形象不利。 也許大家正好都夢到一些無法證實真偽的對話與細節。

只能說: 這次的爬文研究給我很大的啟發: 如果我是中共的輿論操作官, 任務是打擊分化自由世界, 我應該要去找一個能夠 (或多年前早已證明可以) 引發強烈情緒的熱門話題, 針對不同的受眾做不同的改寫。 不妨少量加入一些大致上符合事件邏輯, 但是難以查證真偽的細節, 以便強化我的論述。 再透過運行多年的 「協同造假」 (coordinated inauthentic behaviors) 網絡, 例如 spamouflage, 就可以幽微且成功地改變許多人的認知、 也許可以促成知名作家在欠缺事實查核的情況下, 引用我捏造的對話、 散播我想宣傳的意象。 甚至或許可以讓事實查核者無法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假消息, 只能近乎放棄、 很無奈地說: 「這些文字混著事實與謊言... 哪些是事實, 哪些是假的、 是有操弄意涵的? 這我們就不談了。 以下只根據有信譽的消息來原及真正的參與者來陳述事件真實的經過。」

spamouflage 認知戰網絡 禿鷹不喜歡費力攻擊活的獵物; 牠可以等獵物自己死去, 再輕鬆地享受獵物的肉 (和器官)。 如果有適當的時機, 例如思考受限於二度空間 (平面上) 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的另一隻掠食者正好在攻擊獵物, 禿鷹也可以暗中幫一把, 等兩敗俱傷時再降下來坐享雙拼組合餐 (包含眼睛以及心、肝、肺、腎等等各種內臟)。

你問我: 「你這篇文章不是在教中共提升認知戰的效果嗎?」 我倒要反問: 「中共政府作為 詐騙市場的短頭、 認知作戰的大國, 早就已經從十幾億人口當中找那麼多遠比我優秀許多的人才運作多年, 還輪得到我來教他們怎麼省力免攻擊、等待獵物死亡嗎?」

畢竟, 如果你把 「懂得反共、 聯手護台的 [台派 + 反共復國派] 」 看成是一隻獵物, 那麼我也只是這獵物身上一顆微不足道的小細胞而已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見 留言審核及授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