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協同造假行為案例: 解析 「(偽造的) 抵制 louisa」 事件

抵至 路易莎

整理資料時看到 「All 罷馬 vs 路易莎」事件。 有噗友貼出 截圖, 宣稱這是反罷方的認知戰操作。 兩則貼文都是我的同溫層台派朋友所寫的, 很可能會有立場。 我想找比較客觀的報導, 於是根據截圖裡的文字 「抵至 路易莎」 搜尋到如右圖結果: 很多文章批評青鳥抵制路易莎不理性, 但是找不到如截圖的留言。 改搜尋 「抵制 路易莎」, 唯一看似認真如此呼籲的, 是 "拔舌地獄" 的 這一則貼文, 其他一樣都是批評青鳥的抵制不理性的文章或影片。 不過你認真看一下 "拔舌地獄" 那則貼文底下的留言, 以及他過往的發言, 怎麼看都不像是青鳥聚集的地方。 也就是說: 青鳥 (或是同樣支持罷免的經典反共藍) 並沒有在抵制; 反抵制活動有網軍的痕跡; 批評抵制的文章則很豐富。

回到第一個連結, 查看噗友貼出罷免馬文君社團 "all 罷馬" 的聲明。 連結到社團首頁, 但沒看到那一則聲明貼文。 於是進入臉書搜尋 「all 罷馬 埔里酒廠」。 找不到原始聲明, 但有找到 許美華的轉述文字。 從那裡才看到 原始聲明文件, 原來是圖檔! 難怪搜尋不到。

所以呢, 事件的經過還原如下:

  1. 罷團在店外已進行兩週的連署。
  2. 2/6 (或 2/5?) 罷團突然被關切, 被驅趕, 雙方有口角, 沒有嚴重的衝突。
  3. 2/6 "all 罷馬" 刋出聲明, 文內提及感謝路易莎前兩週提供空間。 完全沒有提到抵制。
  4. 與此同時, "拔舌地獄" 一人貼文抵制, 但青鳥或經典反共藍沒有人響應。
  5. 與此同時, "都蘭綠" 等等帳號大量貼出反抵制文。
  6. 後續有許多批評 「抵制行動」 的文章。 最終, 社會對此事件的印象就是: 青鳥等於罷團, 為難店家, 不理性。

這是一次 「協同造假行為」(coordinated inauthentic behavior) 的成功示範。 背後操作者是誰? 從 "拔舌地獄" 跟 "都蘭綠" 的發言可以看得出來, 顯然不是民進黨在操作。 我也大膽猜測背後操作者並不是國民黨或民眾黨, 因為我爬了那麼多的文, 很少看到分析他們成功操作的文章。 答案很清楚: 世界各國諸多研究與報導 早已指出: 中共是 CIB 的慣犯; 此次事件也符合 中共滲透/激化對立/顛覆民主社會的一貫手法。 「全力打擊反共力量 (但是不這麼稱呼), 沒有挺藍或挺白, 絕口不提中共」 這更明顯是中共操作時一貫的態度。

挨了一記悶棍的反共力量, 從這裡能學到什麼呢?

  1. 臉書許多特性讓它變成中共認知戰的溫床。
  2. 受害者當下很難有效地阻止謠言的傳遞, 最多只能在闢謠的同時藉機向大眾宣導 Brandolini 定律。 如此, 吃過幾次虧之後, 至少台灣社會可以變聰明一點。
  3. ("all 罷馬" 的聲明顯示:) 嵌在圖片裡的文字不利資訊擴散。 重要的文字不要嵌在圖片裡!!!
  4. (許美華的轉述顯示:) 盡量幫誤犯上則錯誤的友軍轉述成文字, 有利資訊擴散。
  5. ("名為變態的神父" 的貼文顯示:) 引用臉書貼文時, 不要用社團或個人首頁的網址, 而要用該則文章的網址。 ("地球" 圖示旁邊的日期連結)
  6. 截圖可以保存證據; 不過更好的方法是用 網路時光機 做網頁快照。
  7. 哪些帳號經常在第一時間轉貼 "拔舌地獄" 跟 "都蘭綠" 的文章? 值得研究。
  8. 誰來邀請貴哥 (以及很多這方面的專家) 演講媒體識讀吧? 不是只有大學, 更不是只有大傳系的同學需要知道。 從高中到長青學苑, 都應該重視這個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見 留言審核及授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