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企業管理、 量化績效」 思維經營教育, 美國 NCLB 法案孕育出老師集體作弊醜聞

nclb 逼孩子們成為考試機器 nclb 逼老師們出錢叫學生做一些無意義的事 ('jumping through hoops')

美國在 2001 年布希執政時, 通過一個極爭議的教育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 (中文摘要, 美好版)。 為了爭取聯邦政府的教育經費補助, 各州政府必須針對 「閱讀」、 「寫作」、 「數學」 幾個面向制定標準測驗 (standardized tests)。 各地學生的測驗表現, 將決定學校的績效。 績效連年不理想的學校, 將被依序要求:

  • (連續兩年) 公告週知以利學生轉學、
  • (連續三年) 免費提供補救教學、
  • (連續四年) 檢討課程或人事大換血或延長上課時間、
  • (連續六年) 關校或由私人公司或州政府來接手經營。

NCLB 最終目標是要在開始施行十二年後 -- 也就是 2014 年 -- 讓每位學童都能通過他的年級的考試。 另外, 也請注意這個法案的幾個核心概念: 「學校間的競爭」、 「用數字決定學校與教師的產出」、 「用獎補助款獎懲學校」、 「用薪水獎懲教師」。 我個人的解讀: 這整個就是一個企業化經營管理的思考模式。

教育專家 Diane Ravitch 原本力挺 NCLB; 但在 2006 年底參加過一個會議之後, 理解這個系統所製造出來的問題, 於是 立場一百八十度翻轉, 甚至出書批判 NCLB: 「教育不該是市場競爭 ... 教育的基礎是合作, 而不該是各校隱匿自己的商業機密、 玩起 『適者生存』 的遊戲 」 她引述教育學者的發現: 被評定為績效不理想的學校, 學生依法要求轉學的比例其實低於 5%、 而依法要求免費課輔的比例其實也低於 20%。 這也呼應了許多 NCLB 批評者的質疑: 應該要透過輔導 (而不是刪減經費) 的方式來改進 (而不是懲罰) 那些表現不佳的學校, 才不會反過來恰好傷害那些學習成效不佳的孩子。 ( 12 3、 ... 或搜尋 「NCLB punitive」、 「NCLB punishment」)

Ravitch 也指出: NCLB 施行後, 受惠最大的並不是學生, 而是大人的利益。 另兩篇文章 1 2 直接點名測驗大廠 Pearson 深度干涉公立學校 (也請搜尋 「NCLB Pearson」)。 有趣的是: 有人發現 NCLB 的大力推動者也是測驗大廠 Pearson 的說客 Sandy Kress, 他的小孩卻是送到 [強調不必參加標準化測驗] 的私立學校去就讀。 [ 12] 原先被布希拿來當作典範 (以便推動 NCLB) 的德州, 也注意到 NCLB 讓商業利益介入教育體系的嚴重性, 最近 立法禁止利益輸送

上述維基百科的連結還指出 NCLB 的其他更多問題: 考式領導教學、 排擠人文課程、 ...。 不過本文要探討的它對學校文化的影響 -- 這也是 Ravitch 指出的問題之一 -- 作弊、 不誠實的風氣

2011 年, 喬治亞州調查局發現: 亞特蘭大市至少有 58 所學校的老師竟然用橡皮擦修改學生的答案, 讓測驗成績變好看。 到了今年初, 亞特蘭大市前教育局長 Beverly Hall 連同其他三十四位教師在四月初被要求到監獄報到。 整個事件的始末, 也請參考 Atlanta Public Schools cheating scandal 維基百科頁面、 Huffington Post 一系列報導

PBS 的訪談 CNN 的報導 指出: 並沒有跡象顯示 Hall 明白指示校長及老師要作弊; 但有幾件事是確定的:

  1. 媒體、 教育廳、 教育局自己的調查小組都早已向 Hall 質問或報告作弊存在的事實, 但她一直置之不理。
  2. Hall 要求校長要達到指定的數字績效指標, 否則就會撤換校長。 在她任內有九成的校長被撤換掉。
  3. Hall 於 2009 年因為亞特蘭大市的測驗績效突出優異而獲得國家獎勵。

教師工會表示: 「不論是什麼原因都不應該縱容作弊。 ... 然而, 瘋狂迷信測驗成績的政策確實傷害了孩子。」 美國社會對公立學校教師普遍存有不滿, 而有不少媒體似乎也傾向 把教師工會的新聞稿解讀成推卸責任

但我認為這是媒體 「選擇性忽略」 了教師工會的重要觀點。 如果他們拿臺灣來對照異同, 也許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推論。 我們向來是一個重視成績的社會, 我們也有 「考試領導教學」、 「主科排擠副科」 等等問題, 但是因為 我們的中小學目前還沒有用量化指標來決定老師的薪水甚至是去留 , 所以反而沒有這樣的案例。 在許多大學, 教授的論文數關係著他的去留, 倒是出現了 販售期刊版面 這種遊走於合法/合乎學術道德邊緣的產業。

還記得毒奶粉事件嗎? 中國政府 以凱氏定氮法來估計牛奶的蛋白質含量, 於是不肖廠商便在牛奶裡面添加三聚氰胺。 不肖廠商當然該罰; 但是提高刑罰並不是最有效的補救方法。 如果政府仍舊以一系列片面、 扭曲的量化指標來評量廠商、 如果 封鎖醜聞/封鎖輿論 仍舊是一個社會的常態, 那麼永遠會有前仆後繼的廠商以新的量化指標作為企業努力的目標 (還有把 「收買官員及媒體撤除負面新聞」 當做是一種必備的投資成本)。 當然, 兩案有一個很大的差異: 毒奶粉案曝光後, 社會輿論集中在黑心企業主, 而不是基層的勞工, 因為企業主無法推卸 accountability; 但教師作弊案當中, 基層的教師 -- 包含擔心不配合上級就會丟掉工作的單親媽媽 -- 所得到的譴責並不少於主事的前教育局長 Hall。 事實上, 如果在 「出了事就找下屬扛責任」 的華人社會, Hall 說不定還會因為沒有直接事證而幾近安然無恙。

USA Today 指出: 亞特蘭大並非特例; 查驗六州一區的測驗分數後, 發現有高達 1600 個不合理躍升的案例; Denver Post 指出: 全國至少有 196 個學區出現類似亞特蘭大、 統計上機率低到不可能的 「神速進步」 不合理現象。 上述 PBS 的訪談當中, 紐約時報記者也說: 「並非只有亞特蘭大有這樣的事, 而是因為只有亞特蘭大願意認真調查。 華盛頓 DC、 俄亥俄州、 El Paso 都有耳聞; 但大家都不想挖掘。」 NCLB 促使某些教育局長或校長迷戀數字績效, 然後數字績效系統被拿來當做上級威脅利誘下級的皮鞭與蘿蔔, 而上級又用閃躲 accountability 的方式來迫使下級 「自主犯法」 扮演 代理受氣包。 這時若只把目光局限在如何揪出更多不肖犯法的下級人員, 而不去檢討有問題的制度與大環境如何營造、 鼓勵舞弊的風氣, 那就是治標不治本、 見樹不見林了。

[4/30 補充] 啊, 原來已經很多中文文章在談相關議題了:

  1. 美教育部長宣布計劃開放各州申請豁免「有教無類」法 (教育部電子報)
  2. 亞特蘭大 教師集體舞弊事件 與 NCLB 法案
  3. 從NCLB法案看學力測驗對美國公立學校的影響
  4. 失根的學力測驗?:從「教育的目標」再探NCLB法案(I)
  5. 失根的學力測驗?:從「教育的目標」再探NCLB法案(II)
  6. 落實教育品質和平等的績效責任制: 美國 (NCLB 法〉的挑戰與回應 (學術論文)
  7. 美國《無落後兒童法案》之小學課程與教學變革研究 (學術論文)

[2017/8/31 補充] 更一般地來說, 在警界、 急救、 經濟等等其他領域 也有類似的現象, 稱為 「Goodhart's Law」: 當被評量者把度量數值當成目標來追逐時, 它就不再是個好的指標。

[5/26 補充] Ken Robinson 的 TED 演講 「逃出教育的死亡谷」

為什麼這麼關心美國人的這個議題呢? 因為臺灣的大中小學似乎也有這樣的趨勢: 教育部用補助款當誘餌, 鼓勵校長把企業管理思維帶入校園, 甚至造成大學教授 為了拼湊出 「教學品保量化指標」 而忘記有效數字的意義, 這還只是一個開端。 了解亞特蘭大教師作弊醜聞, 看到企管思維所造成的教育災難, 將有助於我們及早轉向、 避開類似的下場。

* * * * *

手邊沒電腦; 口頭推薦本文嗎? 可以請您的朋友搜尋 「nclb 醜聞」 或 「nclb 亞特蘭大」。

10 則留言:

  1. 如果托福或SAT等檢定測驗算是成功的,沒有理由上述的測驗會不成功。

    會想要偽造數字績效,是因為美國教育市場並非自由市場,當經費來源是政府時,當然會用盡方法和手段爭取更多經費。若這些學校的經費是直接來自學生家長的話,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

    這同時說明,只要政府介入,該產業多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每個人都可以印鈔票的話,根本不會有人印偽鈔?

      刪除
    2. 「原先被布希拿來當作典範 (以便推動 NCLB) 的德州, 也注意到 NCLB 讓商業利益介入教育體系的嚴重性, 最近 立法禁止利益輸送。」

      這同時說明,只要商人介入,該產業多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刪除
    3. 每個人都可以印鈔票啊。我小時候寫過家事服務券給家人,現在我挖litecoin...

      刪除
  2. 這首「教改悲歌」還要唱多久?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26/197929.htm
    (可能跟本文不怎麼相關)

    回覆刪除
    回覆
    1. 某些把教育當成「產業」的人,覺得自己被成功「產出」是光榮而不是悲歌。

      刪除
    2. 樓上說對了,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就是工業革命後的產線概念。

      我們的學生不是用"程度"分類,是用"年紀"分類。就跟生產一樣,時間到了就要出貨... 一批一批源源不絕。
      而工業革命之前的教育則是各階層之間相互教授或中國的負責啟蒙教育的私塾。

      刪除
  3. 達叔説:作弊是不好的;
    作弊是不對的;
    作弊不乖阿~~老師~~
    作弊~~沒甚麼事我們先走了~~

    回覆刪除
  4. 韓破獲英語考試作弊案 涉案者多為精英層
    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3/05/03/20130503000008.html

    回覆刪除
  5. Ken Robinson談到NCLB:
    「我知道美國人完全了解諷刺就在我聽到『沒有孩子落後』(No Child Lest Behind)時,命名者一定了解什麼叫諷刺,不是嗎?因為幾百萬孩子落後了(Million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http://www.ted.com/talks/ken_robinson_how_to_escape_education_s_death_valley.html

    回覆刪除

請見 留言審核及授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