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 歷史事件的日期是約略值; 未來事件只是臆測/狂想
2035:
在大多數的國家, 通訊軟體 (包含 email) 被視為 "關鍵應用",
必須經過政府審核方可發行。
2034:
VPNs 基本上被各國政府視為非法。
2033:
媒體播放 apps 必須實作 DRM 限制才可以在任何平台的
app store 上架。
2032:
Chrome 不再支援 linux, 因為它無法完整支援 WEI,
而且它的桌機市場日益萎縮。
2031:
Chrome 配合各國政府禁止用戶瀏覽某些網站。
若企圖修改 chrome 繞過限制則會被 WEI 機制視為不可信任的瀏覽器。
2030:
ARM 版 windows 市佔率超越 x86_64 版。
硬體廠商必須將開機管理功能上鎖才可以獲得 "受微軟信賴的夥伴"。
2029:
Windows 14 家庭版鎖死在 "S 模式",
禁止用戶從 Microsoft Store 以外其他地方安裝軟體。
需要使用老舊 apps 的企業用戶可以付費訂閱解鎖功能。
2028:
廣告攔截的擴充套件禁止在 chrome store 上架。
用戶若以其他方式自行安裝, 將被 WEI 機制視為不可信任的瀏覽器。
2027:
未參與 WEI 的網站被 chrome 跟 safari 標示為 "不安全"。
用戶必須按下 "我願意承擔風險" 的警告按鈕, 才可以造訪。
2026:
Windows 12 釋出, 預設啟用 "S 模式"。
2025:
Google 停止支援從 play store 以外其他任何地方安裝 apps,
號稱是為了提高安全保障。
2024:
Youtube, Gmail,
Spotify, 銀行等等重要網站開始採用
Google 的 WEI API 以便幫用戶打信用評分。
不支援 WEI 的瀏覽器必須通過很多圖形驗證。
2023:
現今
2023:
法國推出 SREN 法案,
要求瀏覽器必須按照政府提供的黑名單封鎖某些網站。
(link)
2023:
Google 在 chrome 中加入 Web Environment Integrity
(link)、
google 推動 WEI, 企圖終結開放的網際網路
2022:
蘋果推出 "Private Access Tokens",
以確認網站的訪客採用的是 "合法的裝置"。
(link)
2021:
英國國會推出 "線上安全法案",
要求任何 "user-to-user 服務"
都必須支援內容過濾。
(link)
2021:
微軟要求硬體必須支援 TPM 2.0。
(link)、
TPM2 + Windows 11 啟動個人電腦「淨化」與實名制
2020:
蘋果強制要求 MacOS 上應用軟體的 notarization。
(link)
2020:
Google 在 Android 系統上推出硬體層次的 "integrity" 檢查,
使許多 ROM 失去軟體相容性。
(link)
2017:
微軟推出 Windows 10 「S 模式」,
在此模式下, 僅能從 Microsoft Store 安裝軟體。
(link)
2017:
Chrome 禁止取消 Widevine DRM "功能"。
(link)
2011:
微軟要求硬體必須支援 "安全開機" (link)、 電腦支援 Windows 10, 小心廠商沒收你的開機鑰匙 (以及 「信任運算」 的真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見 留言審核及授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