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冰與火的對決: 當 「教學品保」 遇到 「創意教學」

冰龍決戰火龍: 當 「教學品保」 遇到 「創意教學」 [2013/4 相關文章: 自欺欺人的 「教學品保量化指標」 騙局]

我們學校推動 「教學品保制度」 已有一段時間了; 最後加入的資訊學院今年也要開始施行。 另一方面, 前陣子又聽到學校要推動 「創意教學」。 我的腦海裡自動出現這兩個詞的合成詞: 「創意教學品保」, 並且浮現 oxymoron 這個英文單字, 以及 (那些還沒有被 學術瘋氣 給剝奪思考能力的) 老師們面對這兩者的矛盾... 哭笑不得的奇妙情景。

「教學」 是人跟人之間難以定型化的互動; 「品保」 是生產線上追求整齊畫一的概念。 這兩個詞放在一起, 我從來就無法理解。 也可以說: 我對於教學品保是完全外行。 系上配合校方要求製作出一個試算表, 老師只需要填一些欄位 (黃色欄位), 上級要看的教學品保量化指標就會自動產生 (例: 我的 科技英文); 但這些數學公式的真實意義完全超乎我的興趣與理解。 我只對那些 「具有真實具體意義或者可以直覺理解」 的數學 (例如 羅倫茲轉換式 normal equation) 比較有興趣。

訂定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 沒關係, 用 google 搜尋 「教學品保」, 正好第一名就是朝陽科技大學的 「教學品保之校方作法」 ( 舊網址) 這份 pdf 簡報。 從一個角度看, 這固然顯示 「教學品保」 政策學理基礎的貧乏;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這也顯示了敝校對於教學品保的高度重視與強大意志。 不論如何, 如果 google 搜尋品質可以信任的話, 這應該是所有關於 「教學品保」 文件當中水準最高的幾份文件之一。 根據這份簡報, 教學品保就是要 「建立一套標準作業程序」。 「教學品保就像工廠品管的過程, 只要按部就班地施行即可。」 「教學品保是一種思想, 一種信仰, 一種力量。」 第十三頁列出朝陽科大的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 (如右圖); 而從第十五頁則可以看出: 要達成這些目標, 教學品保所採取的方式就是 「由上而下推動政策」; 再 「由下而上接受上級審核控管」, 得到可以控管的教學品質。 「建立賞罰制度」 則給基層的教師們帶來了蘿蔔與棍子般的充份動機。

很明顯地, 大的政策 (包含 「決定要推動教學品保」 一事) 是由學校高層決定, 而不是一般教師可以置喙的。 基層教師可以自主的, 只是各學科的專業操作細節; 基層教師無權過問校方表裡不一的口號與行動 「用 Office 證照把學生變成盜版人肉地雷」、 甚至 「電算中心主任答不出替微軟還是替僱主服務」, 這樣的資訊政策可以提升學生的 「職業倫理」 嗎? 「污名化 P2P 的謬誤宣導」 可以提升學生的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嗎? 「用全校必考的 Office 證照遮蓋住學生的視野, 讓學生看不見 雲端文書 雲端簡報 與同儕用 web 2.0 方式合作共筆的可能性」, 這可以提升 「溝通協調與團隊工作能力」 嗎? (餘略; 詳見 「大學選系建議避開資訊科系」 一文) 一位基層資訊教師對於學校方向、 策略所提出來的這些質疑, 就像一位基層作業員對於工廠策略、 方向所提出來的質疑一樣, 在教學品保 (或生產線品管) 裡面, 並沒有聆聽討論的機制、 也無法促成建設性的改變; 這些都只是可以忽略 (甚至是惹人嫌惡) 的雜音。 不, 「汲取全校教師智慧、 透過公開辯論以便修正整體的方向與策略」 這樣的思維完全不在教學品保的考量之內。 教學品保的重點是由上而下的意志貫徹, 由下而上的接受控管; 它的運作理念假設 「教師欠缺自發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而它重視的方法則是量化的表格 -- 例如第 23 頁到第 26 頁所談的表 A01-A04, 表 B01-B06, 表 C01-C19。 英國與澳洲的學者對於教學品保有很多質疑; 這裡所提到的 「教授作業員化」 問題, 正是所有學者共同質疑的現象之一; 另外還有更多問題。 不過在這篇容我不深究 「教學品保本身的問題」; 且讓我把焦點拉回 「教學品保與創意教學」 之間的矛盾。

「用具有創意的方式來教學」 這我倒是有一點點心得。 這幾年來我一直拿 開機隨身碟 來上課, 有一學期甚至用它 在電腦教室上微積分課, 這應該可以算得上是偶有的一絲絲教學上的創意; 但能否把學生也教出創意, 那又是超越我能力、 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沒關係, 至少我們可以用 google 搜尋一下 "creativity quotes", 看看名人們認為 「創意」 這回事, 到底包含哪些元素?
「你可以說創意就是放棄確定性。」 -- (作家 Gail Sheehy)
「創意需要勇氣--拋開確定性的勇氣。」 -- (社會哲學家/心理分析師 Erich Fromm)
「每個創新行為其實首先也就是一個破壞行為。」 -- (藝術家 Pablo Picasso)
「尋找預期之外的東西、 跳脫舊的經驗, 才會發現創意。」 -- Sony 共同創辦人 井深 大
「打破既有的模式、 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 才會帶來創意。」 -- (心理學家/作家/創意思考翹楚 Edward de Bono)
「有時候你必須放下一切、 放空自己。 如果你不滿意... 發現任何讓你不滿意的東西, 就把它丟掉。 因為你會發現當你完全自由的時候, 你真實的創意、 真實的自我就會出現。」 -- (音樂創作者 Tina Turner)
我很好奇在教學品保制度之下, 這些搞破壞、 拋開舊經驗、 放棄確定性的創作家們如何能夠遵守 「標準作業程序」? 如何能夠 「按部就班地施行」 他們的教學計畫? 如何能夠把 「一種思想, 一種信仰, 一種力量」 轉化為創意? 他們在 「賞罰制度」 底下, 會得到什麼樣的成績? 我更好奇的是: 這些創作家會如何評論教學保? 尤其是受限於教學品保的創意課程? 事實上, 「教學品保」 跟 「創意教學」 這兩個矛盾的概念, 也許正好很適合當作下面這句的兩個對照實例:
「把簡單的東西搞得很複雜, 那是平庸; 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 簡單得令人讚嘆, 那才是創意。」 -- (音樂創作者 Charles Mingus)

但創意並不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為打破而打破。 創意是傾聽你內心的熱情, 最起碼願意在腦海當中允許熱情的洪流衝破僵化的思維堤防:
「創意其實是我們的熱情的自然延伸。」 -- (勵志作家 Earl Nightingale)
「創意就是發明、 實驗、 成長、 冒險、 打破常規、 犯錯、 然後在裡面找到樂趣。」 -- (社區活躍人士/藝術家/志工 Mary Lou Cook)
「你可以綁著人們叫他們做粗活, 但你沒辦法用這種方式要他們創作。」 -- (小說家/劇作家 Sholem Asch)
「如果你想建一艘船, 不要鼓動人們去搜集木材、 不要指定工作給他們, 而要激發他們對於無垠大海的熱切想望。」 -- (「小王子」 作者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不過, 在看到下面這幾句名言之後, 我便突然領悟到老天爺的幽默感:
「焦慮為創意之母。」 -- (詩人/文學評論家 T. S. Eliot)
「忿怒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能夠激發我的生產力和創意。」 -- 女高音歌劇家 Mary Garden
「當你迷惑、 專注、 接受衝突和張力、 每天重生、 感受自我時, 創意的條件也就誕生了。」 -- (社會哲學家/心理分析師 Erich Fromm)
這就是了。 原來表面上扼殺創意的教學品保, 其實正是一個老天爺所安排、 用來激發焦慮、 忿怒、 迷惑、 衝突與張力的舞臺。 而本系所設計的表格跟這篇文章, 也許就是朝陽科大教學品保制度所激發出來的創意作品之二。

網路現象專家 Clay Shirky 2010 年的 TED 演講 「認知剩餘將如何改變世界」 正好也提到創意。 不過我發現他講的內容同時也適用於理解教學品保 (的問題)。 中文字幕有點小 bugs, 請參考英文字幕。

如果鼓勵大學教授們參與既有的網路社群, 他們的 「認知剩餘」 原本可以產生許多創意、 改變社會。 但是教學品保不只忽略網路現象、 削減大學教授的認知剩餘, 更重要的是它對於大學教授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完全視而不見; 它所採取的觀點接近 「嚇阻理論」(deterrence theory) 只針對人性 「理性地追求自身最高利益」 ("we are all rational, self-maximizing actors") 的部分設計推動誘因。 在教學品保模型當中, 只看得見訴諸條文與表格的驅動力 (contractual constraints) 而看不見社會契約的驅動力 (social constraints) -- 例如教授們對學生內在的責任感與原本就有的教學熱情等等。 不幸的是, Gneezy 與 Rustichini 的 「幼稚園接小孩遲到就罰錢」 實驗, 說明了依據前者的理念所設計的制度 -- 例如教學品保 -- 會破壞後者、 破壞一個敦厚慈愛社會 (generous society) 的文化, 而且破壞效果的影響深遠。

看了 Shirky 的影片, 搜尋他所提到的 Dean Kamen (發明了 Segway; 請圖片搜尋) 發現有一場演講恰好就以 「創意教學」 為標題: Teaching Innovation。 摘譯幾句:

我不太確定創意可不可以用教的; 但確實有某些教學可以扼殺創意。
...
我不太確定學校是不是個適合教 「創意」 的地方; 我們應該更實際地告訴自己: 學校/企業/政府不應該用他們的力量去消滅創意。
...
會不會... 教育問題也許並不是一個供給問題, 而是一個需求問題?

而想要了解學生為什麼對於知識失去了需求, 你還是必須了解熱情 -- 學生 (然後才是教師) 的熱情。 不過那又是另一篇文章了。 回到教學品保, 它可能恰好正是前兩句話的實例。 它會不會扼殺其他老師的教學創意我不敢說; 但自己可以很確定的是: 如果我像其他同事一樣地在意教學品保制度下我的教學成績, 那麼我一定用最安全的方法 -- 而不是用最能激發學生創意的方法 -- 來教學。 總之, 在我看來, 教學品保以及它的相關表格可以給學生和我所帶來的熱情, 恐怕比咀嚼已經變成橡皮筋的口香糖還要少。 為了捍衛自己還保有的那麼一點點創意的火焰, 我想冰冷的教學品保所給我帶來的焦慮、 忿怒、 衝突、 張力, 將會持續地灌溉著我 「用創作挑戰教學品保」 的熱情、 樂趣、 與熱切想望。 而學校同仁們對於教學品保的回應 (或沈默) 不僅正在向 (同意本文邏輯的) 社會大眾們展現著朝陽科技大學教授們的創意, 同時也宣告了教授們對於學校文化的共同選擇 -- 我們希望它變成一所以功利計較 (economic value) 作為核心價值, 或是以敦厚慈愛 (generosity) 作為核心價值的大學? 答案將取決於我們每一位老師心中冰與火的對決結果。

* * * * *

手邊沒電腦; 口頭推薦本文嗎? 可以請您的朋友搜尋 「創意 品保」 或 「教學 對決 品保」。 <== 很故意挑的、 很諷刺的關鍵詞 (yahoo 的話, 要選 "部落格" 搜尋, 而且要好幾週後才找得到)

3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證書貼攤 工程師改賣滷味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918885/IssueID/20111228

    回覆刪除
  3. 轉貼對岸一位LWWANDVB網友的留言 :
    为什么我们不重视Office开发——与郭安定谈话想到的 - 孟岩 - 博客频道 - CSDN.NET
    http://blog.csdn.net/myan/article/details/1422177

    「嗯,我就是一個OFFICE開發的過來人。現在已經轉了DELPHI。OFFICE開發只能說是局限於一定程度上有用的,而且這個範圍相當相當的小。用它的確可以很快的能解決某些問題,但只能是自己做給自己用的這種程度。
    本人用ACCESS 2000,XP,2003,發現一個問題,OFFICE開發出來的軟件,負面非常的大。
    1、發佈軟件,也要發佈OFFICE。
    2、模塊化代碼非常的難做,你要想做一個通用的模塊,你會抓狂。
    3、某些功能,你想做專業一點點,也不能說專業,就算是做好一點點,你會發現完全做不好,或者相當相當難做!!!
    4、不穩定,項目做大了,容易死機,出事。

    用了OFFICE開發,我吃不好,睡不飽。精神快要到了崩潰的邊緣。幸好,知道DELPHI是個好東西,現在用了它,心情好多了。也吃得好睡得飽了。

    敬告大家一句,MS做出來的東西都是糖衣毒藥,外強中乾,只適合辦辦公和初級用戶,不適合高級的用戶用。你剛剛用它時,會發現很容易上手,以為很好用。但是你用得越久,就會慢慢發現缺點大於優點,糖衣吃光了,就會中毒。而且它的東西很是團結,喜歡捆綁在一起,逼迫用戶升級,當然,MS的目的是賺錢,它不會還大家一個真正的自由的計算機世界。」

    ms office 非常適合台灣這些初級用戶,所以資訊系的教授只好把學生教育成操作員,而不是工程師。

    回覆刪除

請見 留言審核及授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