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一個意見形成的背後: 觀點/意圖/信仰/角色

一個意見形成的背後 媒體識讀的重點之一是分辨 fact vs opinion。 不過在正體中文的世界, 「事實」 vs 「觀點」 似乎比 「事實」 vs 「意見」 更常使用。 於是我畫了這張圖, 試圖分辨一些相關、 相近, 但不完全相同的觀念。

一篇文章的作者(或演講者、 YouTuber、 政治明星、 投顧老師、 心靈導師、 ... 以下省略) 在一篇文章裡表達了什麼樣的意見? 是否值得採信? 至少可以從三個點去分析: 客觀陳述、 觀點和意圖。

客觀陳述 (objective statement) 指的是可以驗證對錯的句子, 無關個人好惡。 單純從對錯來說, 一句 「客觀陳述」 有可能是 (1) 事實 (2) 錯假訊息 (3) 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真偽的命題。 比方說我們討論的議題是: 「中小學是否應該提供小朋友更多接觸自由軟體的機會?」 那麼以下這些都是可能出現的客觀陳述:

  1. 使用 Linux 作業系統不需要付授權費。 (正確)
  2. adobe Photoshop 優於 gimp 的地方, 在於前者提供工業等級的精確對色。 (錯誤)
  3. 只要有一顆 Linux 隨身碟, 就可以在別人的電腦上使用自己的桌面。 (不精確; 需要符合某些前提)
  4. Linux 使用者的平均智商較高。 (沒有證據顯示真偽)

觀點/視角 (perspective/view point) 可以想像成是攝影鏡頭擺設的位置、 拍攝的焦點、 特寫 vs 鳥瞰的選擇。 對一件事情, 即使大家在客觀事實上沒有歧見, 也可能因為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見。 「自由軟體好用嗎?」 「省錢嗎?」 「什麼樣的軟體更有利於鼓勵小朋友發揮好奇心? 發揮童軍精神?」 「什麼樣的軟體比較好管理?」 「對就業有什麼影響?」 「是否有助於縮減數位落差?」 「會遭遇哪些困難?」 「在學校推廣什麼樣的軟體, 有利於資訊產業創造產值?」 這些是從不同的觀點所提出來的問題, 從某些觀點切入, 容易傾向推出支持自由軟體的結論; 從另一些觀點切入, 容易傾向推出反對由軟體的結論。

不同的觀點, 有可能表達出相同的意見。 「委婉拒絕」 是很常見的例子: 朋友在店員面前向你推薦一雙鞋子, 你說 「哦,它的顏色跟我的褲子不搭」 但心裡想的明明是 「打對折都嫌太貴」, 就是拿別的、比較客氣、 降低對方不悅的觀點來表達相同的意見: 「我不想買」。 開會投票時, 投票贊成同一個方案的人們, 可能各自採取不同的觀點, 但最終表達相同的意見。

導演的 意圖 (intention) 會決定攝影鏡頭擺設的位置及拍攝的焦點。 同樣地, 文章作者的意圖會決定一篇文章的觀點。 作者希望縮減數位落差? 建立或是維護自己的學術地位? 販售自由軟體的技術支援服務? 保護既有產品的市場? 希望減少工作量? 避免學新東西的壓力? 想要升官? 避免跟熟悉的廠商產生緊張的關係? 不同的意圖會讓作者選擇不同的觀點來發揮他的文章/影片/演講內容。

理想上, 作者的意圖會導引他去搜尋事實。 但是很多時候, 作者的意圖有可能是他根據某些成見 (bias) 所寫下或說出的錯誤的陳述。 例如我就曾經錯誤引用 「使用IE 智商低」 的報導。 作者如果有成見, 或是接收到錯假訊息, 那麼他所提出的客觀陳述就會是錯誤的。 對了, 請搜尋, 你會發現更正假新聞的文章排名比較後面。 這現象叫做 Brandolini's law: 散佈假新聞很容易; 事後要用事實去更正它則困難太多倍了。 英國醫師 Wakefield 的「疫苗造成自閉症」偽科學研究是一個知名的例子。

misinformation/disinformation/malinformation 更有甚者, 作者的動機意圖也有可能是惡意的。 在政治領域裡, 這樣的例子特別多。 例如 「所有政黨都一樣爛」 這是一句情緒化、 欠缺客觀事實支持的意見, 而且會讓閱聽者對自由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大家可以動腦思考一下: 當多數人都相信這句話、 都對自由民主制度失去信心的時候, 對什麼樣的人最有利呢? 小英有沒有說過 「小三通, 通三小」 這句話? 這段影片並沒有變造, 只是截頭去尾; 從 完整的上下文 可以看出前面那則評論惡意扭曲的意圖。 這是 malinformation 的一個實例: 內容真實, 但刻意去脈絡化, 意圖傷害。 (右圖取自 這篇文章)

[8/17] 現在再回去看 「客觀陳述」 當中的「被轉移的話題」, 會有一些新的體會。 「黃國昌的爆紅短片」 是一個實例: 扣除個人意見的部分, 剩下的「客觀陳述」 內容可能大部分是沒有爭議或爭議不多的事實, 但是放在大脈絡底下, 他談的並不是原本大家關注的主題。 同一現象的其他類似名稱是:「答非所問」、「模糊焦點」、「顧左右而言他」。 你覺得這類的資訊, 比較像是 information, misinformation, disnformation, 或是 malinformation 呢?

談政治, 可能會讓一半的讀者因為成見而放棄往下閱讀; 好吧, 改談股票市場的例子, 或許可以有較少的成見干擾。 當主力把一檔股票炒到高點, 打算要出貨 的時候, 配合主力的媒體可能會強調 「今年配息很高」 等等, 把視角擺在一個具有誤導性的觀點, 甚至可能會有某些投顧老師在 line 群組裡面喊出前景美好的目標價, 惡意地寫下他明知為假的陳述。 在本文最上方的圖中, 我用紅色的箭頭表達惡毒的意圖的影響力。 一位欠缺判讀能力的閱聽者, 萬一要是成為惡意作者的忠實粉絲, 他的大腦將長期浸淫在偏見/誤解/妄想當中, 對於身心健康或是財富都有長期的負面影響。

沒有惡意、 單純搞笑的 嘲諷 (satire)反串/戲仿 (parody) 也有可能誤導閱聽者。 我覺得 The Onion 洋蔥報 很搞笑; 但若有人把他們的文章複製貼上、 在 line 裡面傳遞, 又沒有提供原始出處的超連結, 不知情的閱聽者可能就會信以為真, 而在腦中留下錯誤的印象。 台灣的例子像是 「我的爸爸是總統」零失敗理財豆知識 也是如此。

作者的 信仰/價值觀 (belief) 會影響他下筆時所選擇的觀點。 死刑存廢的辯論當中, 信仰/價值觀差異所造成的壁壘分明特別明顯: 要談論報復或是教化? 富裕國家人民對外來移民的辯論也是: 要談論人道, 還是宗教/人種/文化差異?

某些信仰/價值觀會讓作者更傾向於接受錯假訊息。 比方說, 一個人如果對言論管制政權欠缺警戒心, 就有更多機會暴露在 「官方發表的錯假訊息」 當中, 像是 covid 疫情剛開始時, 中共官方 「可防可控」 的說法。 另有一些信仰價值觀本身就帶有成見, 這個現象在性別/人種/性向等等各種歧視的面向上特別明顯: 「某一類人都ooxx」。 當某一些陳述確實有客觀的統計數字可以驗證, 另一些陳述是情緒化的歧視, 又有一些陳述是尚未證實的假說時, 這會變成最難理性討論的議題。

作者的 角色 (role) 也會影響他的意圖與觀點。 這裡說的角色可能是職業: 任課老師/網管老師/校長/自由軟體廠商/專屬軟體廠商... 或是親戚關係當中的配偶父母子女翁婿婆媳... 或是交易或事件當中的買方/賣方/保險業者/律師/賄賂者/被賄賂者/白手套/車手... 談論女性墮胎權的時候, 同樣從 「生命是神聖的」 這樣的觀點/視角出發, 但若兩位作者認同相異的角色 (母親 vs 胎兒), 就會得到不同的意見。 有一些悲劇社會事件的受害者, 當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時跳出來講話, 他們的話會比較有說服力, 就是因為社會大眾直覺地認為他的意圖與觀點會比較有同理心。 另外, 政治領域的 「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或是小說裡的 「各有算計」 也是在強調作者因為不同的角色而有著不同的利害關係考量, 以至於採取不同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意見。

這個時代, 你的大腦是別人的戰場。 如果你也同意: 作者的角色信仰/價值觀會左右最終他所表達出來的意見, 那麼請務必暫時跳脫粉絲的角色, 請嚴肅思考: 你所追蹤的部落客/Youtuber/政治明星/投顧老師/... 會不會有私心, 甚至是惡意, 以至於 (圖中紅色的線) 他所陳述的句子及表達的意見其實是有毒的呢? 至於那些甚至連作者是誰、 出自何處都沒有標註的轉貼訊息, 下次再遇到時, 請拿出你的警戒心。 在公共場所看到已拆封的食物, 你不會隨便拿起來吃; 那些來源不明的資訊, 更怎能隨便地就讓它變成餵食你大腦的「養份」呢? 至於那些經常轉傳來路不明資訊的親友, 也許你應該多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 或者應該遠離他們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推薦閱讀

  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inion and perspective
  2. Distinguishing Fact, Opinion, Belief, and Prejudi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見 留言審核及授權政策